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
:::

臺灣彰化地方法院

:::

戴上手環內化好品格

字型大小:

文/諶淑婷

減少抱怨,改變態度


你愛抱怨嗎?你曾計算過自己一天抱怨幾次嗎?臺北縣海山高工應用外語科學生童詠詳最常抱怨媽媽愛管他,因為每當他玩電玩超過一小時,就會被媽媽「碎碎念」!卓璟翔則常抱怨自己有一頭自然捲的頭髮,因為家人不准他燙直,讓他每天早晨為了梳理頭髮煩惱不已。

為了讓學生學習處理自己的抱怨情緒,教師鄭秋琪決定先讓學生閱讀情緒管理的書籍,再請全班一起戴上紫色手環,只要自己忍不住抱怨了,就必須把手環換手戴。希望讓學生從「察覺抱怨」開始,進而面對自己的抱怨。

手環的制約效果果然發生了!童詠詳說每次抱怨前,他都會瞄一下手環,有時能因此忍住,有時則不行,他希望自己可以儘量克制脾氣,減少手環換手的次數。卓璟翔進步更多,他說:「我發現,將心中的不滿講出來雖然很暢快,卻可能無意間傷害別人。減少抱怨,才能讓自己修養變好。」

鄭秋琪和學生一起戴手環,雖然自認不是愛抱怨的人,但起初幾天,每天都要換手一兩次,現在則進步到一週五次,抱怨的對象則是家人居多。她說:「我現在會先沉澱自己的情緒,抱怨前要自己先放下,讓那件事變得不重要,心態轉變後,事情自然煙消雲散。」

鄭秋琪說,班上的學生善良、乖巧,但正值青春期的十六歲青少年,難免產生摩擦、衝突與不滿。戴手環活動開始後,不少學生意識到自己經常抱怨,便設法改變態度,這使她打算把活動延續下去,師生一起努力擁有好脾氣。

學生黃妤婷說,剛升上高一時,功課和考試壓得自己喘不過氣,當時常常抱怨老師太嚴。戴上手環以後,每天都要把手環換手數次。現在,她常提醒自己少生氣,並設法將抱怨的情緒轉換成人生歷練。她的好友千芸則說,心態成熟的人才能體諒他人,對於抱怨也改變不了的事,她會學習去接受、忍耐,退一步海闊天空。

陳子平分享自己不抱怨的祕訣是—「左耳進、右耳出」。如果真的受不了,就吃東西發泄。他笑說自己因此越來越胖,未來打算把發泄方法改成睡覺。

 

做最好的自己


「『I am what I am.』這句話是我送給學生的見面禮。」臺北市湖山國小教師楊婉怡說,前年夏天剛接班時,發現這群五年級學生可說是臥虎藏龍,鬼點子多得不得了,就連聰明、成績好的學生也很調皮,喜歡捉弄同學。

為了讓這群自我意識強烈的學生學習尊重別人,她把「I am what I am.」作為班級經營的座右銘。「第一個『I am』是真實的自己,第二個『I am』則是時時刻刻的自己,代表每一刻自己所表現出來的模樣,都會造就出真實的自我。」

楊婉怡除了把這句話送給學生,也在六年級開學時,購買刻有這句話的手環送給大家。她親自為每個學生戴上手環,並針對每個人的特質給予提醒。楊婉怡認為,雖然需要花心思與技巧進入他們的心,但這個年紀的孩子也是最能溝通、講道理的。

戴手環的一年間,學生的轉變可見,班級氣氛越來越祥和。自稱是班上「無敵調皮王」的學生陳科安,在日記中寫下:「從戴上手環的那一刻開始,我就要勇敢做自己。」

曾經讓楊婉怡頭痛的頑皮學生許祐得,在畢業前告訴她,雖然手環上的字已經模糊不清,但那句話早已烙印在他心裡,升上國中後,不論發生什麼事,他都不會忘記要做最好的自己。學生李唐說,就算未來沒有手環,他也會一樣堅持品格最重要的信念,時時刻刻提醒自己「I am what I am.」。

「學生的回應是最好的回饋,我們都因為這次的體驗成長而感動。」楊婉怡說,在學生離開學校的前一天,她送給每人一枚刻著自己姓名的印章。印章的盒蓋上仍刻著這句話,盒蓋內則是給學生的鼓勵與叮嚀,提醒他們開始學習為自己負責。她期許學生能隨時提醒自己,思辨是非善惡,謹慎判斷每一個選擇,做最好的自己。

  • 發布日期:110-05-07
  • 更新日期:110-05-07
  • 發布單位:臺灣彰化地方法院
回頁首